本文共 1129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近日,在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,工信部领导表示,截至目前中国5G终端连接数已达到2.8亿;然而传统三大运营商(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)公布的截至今年3月份5G套餐用户数却达到了3.9亿。这两个数据之间存在约1.1亿的差距,引发了学术界对"5G用户数真实性"的深度讨论。
此前3.9亿用户中,实际使用5G服务的用户数有待商榷。根据专家定义,真正的5G用户应当具备以下三项条件:1)使用了5G手机终端;2)激活了5G套餐服务;3)连接到5G网络。未达到这三个条件的用户享受4G套餐或甚至根本没有使用5G服务的用户,应当不被计入5G正式用户数。这意味着,3.9亿套餐用户中约有超1亿用户尚未满足5G手机使用条件,这部分用户是否可以被列入5G正式用户名单,值得商榷。
这两大数据之间的差距表明,中国5G网络发展仍面临显著挑战。分析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:
5G网络覆盖不足
运营商的建设投入与现有进展之间存在矛盾。以中国移动为例,其5G基站数量仅达46万座,而2014年仅用于4G网络的基站数量为70万座。这说明,虽然5G技术已商用两年,但实际覆盖范围仅为4G网络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。与4G网络发展的快步节奏相比,5G网络的覆盖速度堪忧。5G终端装机成本高
目前市场上的5G手机价格普遍高于4G手机。以realme品牌为例,其最便宜5G手机起价为999元,低于千元的价格唯一一款;而4G手机的价格却 dễ于千金。这种高昂的价格壁垒加大了普通消费者使用5G手机的门槛。5G套餐价格偏高
运营商推出的5G套餐价格普遍高于4G套餐。即便中国移动投bé的套餐价格也为69元一月,而根据工信部的数据,中国移动的人均流动性收入(ARPU)仅为50多元。这种价格差距导致4G用户普遍不愿转型为5G。运营商的建设意愿不足
运营商面临现有5G用户数与5G基站需求之间的矛盾。一方面,5G基站的建设成本明显高于4G基站;另一方面,空闲时段关闭5G基站的做法主要是出于对高耗电量的担忧。据业内预测,如果要建设与4G网络相当的5G网络,三大运营商每年可能需要投入高达2000亿元的电费支出。当前5G发展处于"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的关键阶段。用户数欠佳导致运营商难以获得足够的收入,而5G网络建设又需要巨额的投资和高额的运营成本,这种恶性循环难以打破。何时才能真正突破这一瓶颈,5G用户数才能迎来显著提升,技术也才能持续向前发展?
或许,打破这一困局还需要外部势力的推动力。只有拥有优秀5G网络体验的用户,5G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,也才能为消费者创造真正的便利与意义。
转载地址:http://jztez.baihongyu.com/